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通过分析基于GPS测量的一维弹道修正引信以及GPS接收机本身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GPS测量数据作为初始数据,结合阻尼弹道系数对部分弹道进行解算的实时弹道修正算法,并进行了仿真试验。  相似文献   
42.
管道内检测机器人的结构形状是影响其运动学、动力学特性的关键因素,在机器人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合理提出一些基本假设后,用二阶迎风差分格式离散管道内检测机器人附近流场的控制方程,并用SIMPLE算法求解,得到了7种不同形状的管道内检测机器人所受的差压驱动力及其周围的流场信息,并对这几种结构的CFD特性作了比较。最后综合空化条件、驱动力、腔内有效体积和加工难度等因素,确定了上游半球形结构为设计形状。  相似文献   
43.
管壁不连续对管路结构振动传递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传递矩阵法得出了管路中纯扭转波在通过管壁不连续处的波动形式的解,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管壁材质以及厚度的差异对纯扭转波的透射系数的影响,并得出了管壁材料的密度与剪切模量的乘积相差越悬殊,隔离振动的效果越好,以及管壁几何结构不连续对隔振的贡献不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4.
以武警某总队为例,引入经济学中的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两种方法,对其进行军用土地利用结构分析,研究军用土地利用类型的分散或集中程度,判断其下辖单位的军用土地利用专门化程度,进而分析其合理性,对不合理之处给出相应的措施。并得出结论认为,运用以上两种方法所分析的结果一致,都能对军用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且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45.
无人飞艇作为理想的信息平台,在预警、反恐、侦察监视和通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艇载侦察监视设备CCD摄像机受到飞艇发动机振动的影响,会对成像产生消极影响。为此,分析了影响飞艇摄像机的成像质量的因素,采用被动减振的方案,达到了有效克服振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6.
舒楠  张厚  李圭源  徐海洋 《现代防御技术》2011,39(1):138-140,156
为了提高X波段雷达的带外抑制能力,在传统方形环孔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带通FSS单元。运用谱域法对这种新型单元的传输系数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新型频率选择表面(FSS)的工作带宽为8~12 GHz,该新型单元具有极好的角度稳定性。入射角度φ从0°到90°变化时,工作带宽漂移量不超过100 MHz;入射角度θ从0°到45°变化时,工作带宽漂移量不超过400 MHz。应用于X波段(8~12 GHz)雷达天线上,可提高其带外抗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47.
随着防空反导作战环境的日益复杂,快速准确地进行真假目标识别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多源目标决策级识别中冲突证据融合问题,在综合分析现有改进证据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新的冲突度量系数,提出了一种通过在融合流程中增加智能判断环节,以冲突系数为判断依据,对具有不同冲突系数证据选择不同组合规则进行证据组合的融合方法,并给出了策略的流程图。最后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新策略能对不同未知信度和不同识别框架冲突证据进行快速有效的融合。  相似文献   
48.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以2004~2008年中国火灾成因及后果的统计数据为样本,选取了造成火灾的6种原因,分别以事故起数、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为系统特征,对系统进行了关联度分析和优势分析,为掌握火灾发生规律及进行火灾预防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optimization of composite submersible cylindrical pressure hull subjected to 3 MPa hydrostatic pressure. The design optimization study is conducted for cross-ply layups [0s/90t/0u], [0s/90t/0u]s, [0s/90t]s and [90s/0t]s considering three uni-directional composites, i.e. Carbon/Epoxy, Glass/Epoxy, and Boron/Epoxy. The optimization study is performed by coupling a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MOGA) and Analytical Analysis. Minimizing the buoyancy factor and maximizing the buckling load factor are considered as the objectives of the optimization study. The objectives of the optimization are achieved under constraints on the Tsai-Wu, Tsai-Hill and Maximum Stress composite failure criteria and on buckling load factor. To verify the optimization approach, optimization of one particular layup configuration is also conducted in ANSYS with the same objectives and constraints.  相似文献   
50.
The permanent magnets will be irreversibly demagnetized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velocity during the electromagnetic buffering. In this study, the magnetic field induced by eddy currents and the self-demagnetizing field of permanent magnet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ogether for demagnetiza-tion analyse. The magnetic Reynolds number is used to express the eddy currents demagnetization. The correction coefficient being expressed as the index of the air-gap width, the inner cylinder thickness, iron pole axial length and the permanent magnet demagnetization coefficient is introduced by magnetic path analysis to represent the self-demagnetization effect and the demagnetization extent. The electromag-netic buffer (EMB) prototype is tested under intensive impact loads of different strengths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accuracy of the nonlinear irreversible demagnetization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verified by demagnetization on damping force, velocity and displacement. Finally, high-velocity demagnetization and high-temperature demagnetization are analysed in order to obtain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irre-versible demagnet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